一个人在被执行死刑前最想说的是什么? |
分类:法规解读 时间:(2020-04-15 11:10) 点击:140 |
扎兰屯市律师刘春娥(锇 )13947062433 微信同步 一个人在被执行死刑前最想说的是什么?大多数犯人在临刑前既非屎尿齐流,也非淡然处之,而是平静中透着紧张和焦虑。会抽烟的一支接一支。 涉及死刑的案件,都要经过漫长的刑事诉讼程序,死刑的判决要上报到最高法院复核,在这个过程中,犯人对于死刑这个结果已经有了充分的思想准备。何况有些人,在最初作案时可能就想到了这一天。 因此,死刑执行前,犯人一般不会有过激的反应。 紧张的程度,受执行方式的影响。目前注射死刑越来越普及,而有些地方仍然是枪决。犯人在临刑前多多少少对当地的执行方式有所了解。执行枪决的犯人显然更加紧张,不怕死也怕疼。注射执行的相对就淡定一点,毕竟打一针就过去了,他们的紧张仅来自于死亡本身。 但是,例外总是有的。我就见过一个奇葩,91年的,一米八的个子,戴着眼镜,斯斯文文,看上去和一个普通大学生无异,很难把他和杀害三个人的抢劫犯联系在一起。这货从头到尾都是一副无所谓的态度,直到临刑前还和法警嘻嘻哈哈地聊天,玩网游删个号都不带么淡定的。我不知道他是缺乏对生命最基本的敬畏,还是想以此来掩盖内心的不安,只记得,法医在他手臂上找血管时,他的拳头攥得很紧,法医说了三次“放松”。 现在死刑一般都是注射,也有枪决的。一般是在执行的前天晚上告诉被执行人,也有是当天早上直接提出来的。其实大多数被判了死刑的都会在估计自己什么时候会被执行,所以都有心理准备,有的甚至于会有种解脱的感觉。我们这里一般是当天早上八点左右将人带出来,给顿好吃的。死刑犯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。有的会吃一些,有的则不动。 一般毒品犯罪的都比较怕死,会有很多话说,或在宣判的时候喊冤。暴力犯罪,比如抢劫之类的则比较坦然,至少看起来是这样的。而且毒品犯罪的多是上有老下有小,是家中的主心骨,平时可能对家人也不错,所以有很多牵挂,最想的事就是能和家人多说几句话。暴力犯罪的一般手上最少有一条人命,且很多可能对生命也不是很尊重,对别人的不尊重,对自己的也一样。而且相当多的这样的罪犯都比较年轻,我只见过一个超过三十岁的,家人也大多都不会来看他最后一眼。 死刑执行时其实是很严肃的,也很封闭。现在法院一般都有专门的执行地方,设备也比较专业。到了地方,验明正身、拍照、问遗言、然后固定到行刑床上,将一只手臂伸出来,法医扎针,按按钮,药水注入二十秒左右就差不多了。然后有专门的法医检查是否已死。整个过程很少有死刑犯出声的。而且,行刑的法医是看不到被执行人的,这样也是为了减少法医的心理负担。 以前的死刑犯不知道怎样,现在的基本上都是罪有应得。在慎杀思想的主导下,死刑犯已经很少了。而且经过一审、二审、复核,等等环节,基本上排除了合理怀疑才会执行死刑。 但不管怎么说,人为的剥夺一个人的生命总是很残忍的。尤其是死刑犯被带离家人时的生离死别场景,只有在那个时候你才会感受到死刑的残酷。 【版权声明】: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仅供学习参考之用,禁止用于商业用途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 【免责声明】:***律师对转载、分享的内容、陈述、观点判断保持中立,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、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,仅供读者参考 备注:(版权声明和免责声明仅供参考,如果您有更好的说明方式,请自行备注即可)
该文章已同步到:
|